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合作共赢!中国政法大学参与承办第 23 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发布日期:2025-10-28     点击:

10月19日至25日,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顺利举办,我校作为全国41所邀专高校之一,参与大会承办,并在上海和北京两地成功组织系列人才交流活动。

10月21日上午,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盛大启幕。国务委员谌贻琴通过视频形式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此次大会以“聚天下英才、谋合作共赢”为主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600 余名外国专家出席开幕式。我校党委副书记黄瑞宇与我校38位中外专家一同应邀出席开幕式。

参加我校活动的中外嘉宾会场合影

21日至22日,我校以“对话与合作:全球治理与法律协同创新”为主题,聚焦“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与国际治理”“COP30与全球气候治理”等前沿学术议题,举办四场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

我校党委副书记黄瑞宇致辞

黄瑞宇在我校活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向远道而来的各国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详细介绍了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成果。黄瑞宇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已与全球300多所高校及机构开展近400个合作项目,每年聘请200余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学校发起成立中国-中亚法学教育联盟、中国-巴西法学协作联盟、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加入全球法学院联盟、欧亚太平洋联盟、亚洲法律学会等国际团体,创办“世界法学家论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学术合作。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外法学领域的对话交流,深化对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理解,增进合作互信,推动中外法律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我校党委副书记黄瑞宇与上海海关学院校长陈晖合影

上海海关学院校长陈晖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参与承办我校分论坛活动,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进一步推动校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圆桌对话——国际商事争议解决

我校第一场学术活动“圆桌对话——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于21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后举行,由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李居迁教授主持。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教授彼得・阿克塞尔・温德尔(Peter Axel WINDEL)、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荣誉总法律顾问杰拉德・桑德斯(Gerard Johannes SANDERS)、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雨果・加夫列尔・罗梅罗・马丁内斯(Hugo Gabriel ROMERO MARTÍNEZ)、澳门大学教授汪超(Chao WANG)、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铃木将文(Masabumi SUZUKI)、俄罗斯联邦总统私法研究中心、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大学研究员亚历山大・科斯京(Aleksandr KOSTIN)等6位专家围绕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这一主题,结合各自国家或多边组织实践案例作精彩对话。

“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分论坛

“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分论坛于21日下午举行,由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教师丁雯雯主持。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副校长、教授道格拉斯・布罗迪(Douglas BRODIE)、意大利费拉拉大学教授马可・格雷吉(Marco GREGGI)、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沃尔夫冈・马泽尔(Wolfgang MAZAL)、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教授蒂尔里・朗贝尔(Thierry LAMBERT)、韩国西江大学教授洪大植(Dae-Sik HONG)、韩国汉阳大学教授李準珩(Joon-Hyong LEE)、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许炎(Yan XU)、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邹学庚、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郑伊、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朱晓娟、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翁武耀、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赵言荣等中外专家先后作主题报告,结合各国前沿理论和最新实践共同探讨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与国际治理”分论坛

“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与国际治理”分论坛于10月22日上午举行,由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刘子赫主持。巴黎第二大学(先贤祠-阿萨斯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达尼埃尔・布尔西耶(Danièle BOURCIER)、千禧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褚浩全(Ted Haoquan CHU)、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佩德罗・米格尔・安赫尔・加里塔・阿尔塞(Pedro Miguel Angel GARITA ARCE)、澳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魏丹(Dan WEI)、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亚历山大・波伊克特(Alexander PEUKERT)、意大利博科尼大学教授玛丽亚・莉拉・蒙塔尼亚尼(Maria Lilla MONTAGNANI)、英国班戈大学教授安德鲁・约翰・麦克斯泰(Andrew John MCSTAY)、英国班戈大学教授玛蒂娜・费策(Martina FEILZER)、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苗苗(Michelle MIAO)、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贺文奕等中外专家先后作主题报告,从科技、经济、法律、社会等多个视角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应用。

“COP30与全球气候治理”分论坛

“COP30与全球气候治理”分论坛于22日下午举行,由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侯佳儒主持。艾克斯-马赛大学教授安德烈・鲁(André ROUX)、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教授达米劳拉・奥拉乌义(Damilola Sunday OLAWUYI)、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教授卢卡斯・卡洛斯・利马(Lucas Carlos LIMA)、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教授马蒂厄・迪桑(Mathieu DISANT)、卡尔佳里大学、热图利奥・瓦加斯基金会(FGV 大学)教授爱德华多・佩雷拉(Eduardo G. PEREIRA)、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副教授罗伯托・安东尼奥・卡布雷拉・罗德里格斯(Roberto Antonio CABRERA Y RODRÍGUEZ)、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田时雨等中外专家先后作主题报告,共同探讨气候变化、能源困境及其法律应对。最后,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戴孟勇对分论坛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论坛嘉宾的精彩发言给予高度评价。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活动圆满结束。

部分中外嘉宾在论坛结束后合影

10月20日,我校还组织中外专家参观考察了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半马苏河法治驿站、张江生物医药、浦东美术馆等,增进了各国专家对上海和中国科技、经济、法治及文化发展的了解。各国专家纷纷表示第一次有机会深入中国产业一线和社区服务驿站,对中国各方面发展及城市治理有了更加直观和客观的认识,对中国的发展成就表示赞叹。

部分专家参观中国共产党党史馆

10月23日,大会上海段活动圆满落幕,29位中外专家回到北京,开启北京段学术与文化交流。24日下午,党委书记姜泽廷会见12位国(境)外专家代表并开展座谈。当天,部分专家受邀在学校举办学术讲座、参加学术沙龙,部分专家集中参观中国共产党党史馆,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治国理念及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续学术交流合作奠定了更加深厚的基础。

本次大会学校共邀请到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国(境)外专家,其中包括3位院士。通过此次活动,部分高端外专拟被学校聘任为兼职教授,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人才资源。此次系列活动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组织,民商经济法学院为学术活动主要承办学院,国际法学院、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外国语学院、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均给予大力支持。国际法学院院长李居迁、民商经济法学院执行院长杨秀清、副院长朱晓娟、副院长戴孟勇、校团委副书记郭旨龙、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李丹丹及各相关学院二十余位专家、教师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