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 “2024港澳法律生暑期内地法院实习项目”北京段相关活动圆满结束。本阶段活动自6月17日至21日,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的54名法律学生参加了一系列丰富的课程、多样的现场教学和文化参访活动。这些活动为港澳法律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同时为本项目的品质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课程合影)
在岗前培训阶段,我校多位知名学者受邀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刑法、国际法等,为同学们全面学习了解内地法律提供理论支撑。赵一单副教授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和重大意义》深入讲解了国家法治理念;朱铮老师的《中国宪法》课程帮助同学们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与精神;霍政欣教授的《海外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拓宽了同学们的国际法视野;于飞教授的《中国民事法纲要:历史渊源、体系内容及未来展望》为同学们梳理了中国民法的发展脉络;增文科副教授的《中国刑法学的基本立场与学派之争》带领同学们探讨了刑法学的理论和实践。

(现场教学)
在现场教学阶段,港澳实习团参访了多个重要司法及行政机关,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对内地立法、司法体系的理解。在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司艳丽向同学们介绍了内地法院结构、审判流程、司法实践等,使同学们对于内地法院有了更深的了解,为后面的地方法院实习阶段奠定了基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楼,港澳基本法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郑常卫向学生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港澳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强调青年在维护“一国两制”中的重要作用。安排同学们参观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并与综合司司长杨晓山等领导座谈,深入了解国家对港澳事务的政策和规划。同学们还参观了中伦律师事务所,并与律师们进行深度交流,了解了大型律师事务所的日常运作和业务范围。通过这些实地学习,学生们对国家的司法制度、港澳政策及法律实务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文化参访)
文化参访部分,安排同学们参观了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雁西湖国际会议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展览,还在国家大剧院感受了交响乐的魅力。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庄严与恢宏,体验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欣赏现代艺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见证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的成果。这些参访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生活,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分享会)
6月21日, 北京段总结分享会在北邮锦江酒店四层会议室举行。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唐雁和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法律部综合处干部江泽鹏出席会议并致辞。唐雁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实习项目为港澳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国家法律制度的机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所见应用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中。
活动期间学生们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风貌和积极的学习精神。他们纷纷表示,在北京的学习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次项目不仅提升了港澳学生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促进了两地法律学子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国家法治建设贡献了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