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舞:中国音乐歌舞荟萃”属于班戈大学孔子学院推出的五月“双龙文化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双龙即中国龙和威尔士龙,活动强调两地文化的双向交流。威尔士是英国的音乐之乡,当地人都非常喜欢音乐歌舞,为了让威尔士人了解一些中国的民族歌舞和音乐,班戈大学孔子学院专门在2014年5月25日组织了一天的“中国歌舞荟萃”活动。活动由介绍、表演、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赏京剧、听民歌、吹陶笛、写书法、打腰鼓,学跳舞等。整个活动由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丽英教授策划,并与李志慧和金希两位老师一起带领同学们完成。一天的活动使大家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歌舞有了基本的了解,更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为了使同学能更快地进入角色,活动以表演开始,新到任的金希老师有多种文艺技能,五岁开始学京剧,并在多次歌曲大赛中获奖,同时会演奏一些中国乐器,她的表演自然也是相当的专业。
活动的一开始就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因为同学们见到了一件对他们来说很新鲜的中国乐器——陶笛。金希老师先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故乡的原风景》,并告诉大家陶笛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之一,改良自古老的乐器埙,埙是很难吹奏的,而和埙相似的陶笛就比较简单,容易学会。她还拿出了一支埙展示给大家。在场有同学不相信埙很难吹,于是纷纷试奏,果然没有成功。这让大家对中国的乐器更加感兴趣,接下来在金老师的指点下,每个人都学会了用陶笛吹出简单的音阶,并且能吹一小段摇篮曲。在学习陶笛之后金老师还给大家演唱了京剧和民歌,同学们十分欢喜,表示很期待能去北京,更多地了解北京和中国。
活动的第二个高潮是学习打腰鼓和舞扇子。同学们分成腰鼓组和扇子组,李志慧老师带领腰鼓组,金希老师带领扇子组,大家跟着老师们的示范动作和口号一起前进、后退、拐弯、忙得不亦乐乎。张老师找来了扬声器,为大家播放背景音乐——中国传统民乐《喜洋洋》,在背景音乐下同学们敲鼓舞扇,就像过节一样。
经过一上午的“动态”活动,下午孔子学院安排了“静态”的活动,学习中国音乐歌舞背后的文化背景,由李志慧老师和张丽英教授主讲。同学们表示这一天他们过得十分充实愉快,他们很喜欢中国的民间音乐、歌曲和舞蹈,愿意多学习一些汉语,这样以后到中国去能够更好地和中国人民交流,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艺术。
![](/__local/A/B2/22/C22BB44B37CC998FC4F8B7D191E_02C96FB3_2BB79.jpg?e=.jpg)
李志慧老师主持活动
![](/__local/A/43/E6/75FEF8B7BC85737F0ADEDA5B2BB_46119C46_2E4A7.jpg?e=.jpg)
金希老师表演京剧
![](/__local/4/BA/94/58EC5FFC1703E07670DD8CEF850_451D2E18_30F69.jpg?e=.jpg)
在金希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学吹陶笛
![](/__local/A/CB/82/9214538E75B432632438D752635_F92DA2AB_37A10.jpg?e=.jpg)
在金希老师和李志慧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学打腰鼓,学跳扇子舞
![](/__local/C/82/57/593F936701CDD65AB702665D122_A6320AA1_28C4D.jpg?e=.jpg)
张教授讲授中国音乐歌舞背后的文化
![](/__local/5/8E/D7/6AFE50A0C051B96DC30396F0FBD_68E56206_34BC6.jpg?e=.jpg)
“中国音乐歌舞荟萃”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