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我校与台湾东吴大学共同举办了“两岸青年创业法律实践基地研讨会”。我校副校长时建中、东吴大学副校长董保城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致辞。研讨会由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居迁主持。会议于当日中午圆满结束,在线听众50余人。
(时建中副校长致辞照片)
时建中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各位与会嘉宾和听众,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办学特色和优势、与台湾地区高校的合作交流情况以及70周年校庆期间成功举办的世界法学家高端论坛有关情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他希望与会嘉宾围绕两岸法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的作法与经验展开交流讨论,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此领域的合作,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法律人才,为两岸未来合作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与法律保障。
(东吴大学副校长董保城致辞照片)
董保城回顾了东吴大学与大陆法学界特别是我校的交往与合作历史,谈起与同仁来北京参加两岸法学交流合作30周年纪念研讨会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期待疫情过后,双方可以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尽管线上方式的交流无远弗届,但见面三分情,特别是两岸青年人更需要加强交流与相互了解。
(开幕式合影)
研讨会共有三个单元的主题发言。第一单元的主题发言由东吴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庄永丞主持。东吴大学法学院胡博砚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港澳台教育中心主任许兰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刘哲玮副教授及台湾世新大学法学院林恒志院长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就培养提升各法学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及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分享了经验建议。
(第一单元交流讨论合影)
第二单元主题发言由许兰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台湾法研究中心主任冯霞教授、东吴大学学生事务长、法学院林三钦教授、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中国政法大学兼职导师)鲁潮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讲师、港澳台法律研究所副所长杨自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李典蓉副教授及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许政贤院长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各位代表分别就两岸青年法律实践基地建设、法律实务实习课程推动、法律专业知识的实务应用与学习提出了思考展望。
(第二单元交流讨论合影)
第三单元主题发言由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郑冠宇教授主持。东吴大学法学院胡韶雯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翰笙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姜志俊、东吴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讲师及三文地政士事务所创办人林彣鸿在主题发言中就学校开展就业实践、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并搭建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平台、促进法学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等议题进行了介绍分享。
(第三单元交流讨论合影)
研讨会闭幕式由李居迁主持,董保城与时建中作闭幕总结。董保城在总结致辞中分享了两点感想。他指出法学教育应不再限于法庭活动为实践基地,而应重视法学理论向法学实践的过渡,并鼓励台湾青年赴大陆实习实践。他强调法学高校应该更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因为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真正的师傅。
时建中高度评价了此次研讨会的讨论成果,认为此次研讨会深入、热烈、坦诚、务实、富有见地、具有共识,加强了两岸专家学者间的交流,增进了沟通,增强了互信,深厚了友谊,期望这一活动可以成为两岸高校及法律界交流的品牌与名片,成为凝聚两岸专家学者间思想共识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增强两岸互信的重要平台和舞台,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窗口和管道。
李居迁主持闭幕式时表示,本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很有前瞻性,启发性,成果卓著,充分体现了在座法律人的专业严谨及扎实学识,为今后两岸专家学者进一步的探讨与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学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将继续为促进两岸法学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支持与协助。
此次研讨会是新冠疫情以来两岸法律院校专家学者围绕青年创业法律实践基地议题的一次重要学术交流。会议分享了促进法律青年高质量创业就业及推动法律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举措与实施经验,对推动两岸相关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